第三百八十八章:胜!千里送助力!_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
笔趣阁 > 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 > 第三百八十八章:胜!千里送助力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八十八章:胜!千里送助力!

  阔地上。

  陆军第一镇一个标,和朝廷新军两个标,相隔五百步列阵而立。

  徐达带着评判小组成员,在双方阵列中穿梭,确保双方没有人,携带致命性利器,同时再次反复强调对抗规则。

  一时间,气氛格外压抑。

  文官们最先沉不住气。

  “人数比,二比一,朝廷这边还是久经战阵的老兵,这回应该稳赢吧?”

  “这要是赢不了,我若是这些丘八,就上吊自尽!”

  “丘八的脸又糙又厚!”

  ……

  义愤填膺的窃窃私语声,惊动武将。

  耿炳文、汤和、蓝玉等人听闻后,往文官方向瞥了眼。

  所有武将,罕见谁都没说话。

  若论脸皮厚、无耻,他们可比不上这些腐儒。

  不过,此刻,武将并无心情和文官争论什么,更关注即将开始的拼刺近战。

  都在琢磨,陆军第一镇会采取何种战术。

  双方士气都差不多。

  陆军第一镇从金陵城检阅开始,连续出彩的表现,上上下下,绝不容许自己在最后这个环节战败输掉。

  京营新军、太子卫率也憋着一口气,想要找回颜面。

  朝廷这边,占据人数优势,将士们更是久经战阵的老兵。

  陆军第一镇,经过检阅、奔袭溧水县,已经证明,这支几乎完全由新兵组成的新军,训练方面,扎实的令人发指。

  可他们人数劣势太大了!

  ……

  朱元璋收回视线,冲朱棣招了招手,“老四。”

  朱棣正和朱樉、朱棡一群兄弟站在一起,低声笑谈着,闻声,匆忙结束谈话,快步走去。

  文武官员,也全都好奇看去。

  “父皇,有什么吩咐?”

  朱元璋含笑审视朱棣,“你就不担心输了?”

  准备阶段。

  老四就直接当了甩手掌柜。

  战术安排,完全交由谭渊、张武、周浪这群年轻人。

  他承认,这些跟随老四从草原转战凯旋的苗子,的确很优秀。

  可提拔的也太快了点。

  就说谭渊吧。

  从草原回来,经他提拔,也才是一个领兵五百的小将。

  这些年,跟随老四去鸡笼屿,迅速被提拔为统兵一万多的统制级军官。

  张武这个协统,以及第一标的标统,以前官职就更低了。

  可以说,老四陆军第一镇,没有朝廷旧军将领那些陋习。

  很大程度,就是因谭渊、张武这些将领,以前级别太低,尚未养成那些陋习。

  这对于陆军第一镇,完全按照老四的设计,不折不扣训练,编练成军是优势。

  可对真正的实战,恐怕就是劣势了!

  “若是换做你来指挥,你觉得,如何打,才能在这么明显的人数劣势中,找到一丝赢的机会?”

  朱元璋此言一出,更多人看向朱棣。

  蓝玉跨列而出,冲朱棣抱拳道:“燕王,你给大伙儿说说,若是你指挥陆军第一标,会怎么打?”

  “老四给咱们说说。”

  “四哥,给大家说说。”

  ……

  “请王爷赐教!”武将们齐声一拜。

  “韩国公,蓝玉他们为何如此?考校燕王吗?”

  李善长扭头,看着询问的文官同僚,见其他人也看向他,低语解释:“不是考校。”

  话中,李善长看了眼朱棣。

  这位还需要考校吗?

  纵横草原,转战万里,已经证明了此王的军事天赋。

  “他们想知道,燕王调教将领的能力……”

  谭渊等人,肯定接受了朱四郎的调教。

  先听听朱四郎如何指挥此番对抗演练。

  根据朱四郎的构想,看陆军第一镇第一标张武为首将领们如何打,相互对比验证。

  如果,接下来的对抗中。

  陆军第一镇第一标使用战术,与朱棣的构想,重合度越高。

  无论最终胜败。

  都能证明,陆军第一镇这些年轻将领,对朱棣军事思想的领悟程度、实践运用程度很高。

  不明武将们用意的文官,听闻后,顿时恍然大悟,齐齐看向朱棣。

  朱棣略微琢磨,笑道:“父皇,若是由儿臣指挥,我会先分出八百左右兵力,缠住瞿能标,集中优势兵力,打击常茂标……”

  “王爷,是因常茂是太子卫率的人吗?”吕本忽然大声询问。

  所有人脸色变了变。

  吕本几乎公开质疑,朱四郎故意针对太子!

  朱棣微微皱眉。

  看了眼朱标,然后笑着摇头,“吕大人,军人在战场上追求的是胜负,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常茂标,并不是因常茂是太子卫率的将领,而是因为,相比瞿能,我了解常茂……”

  “常茂是个极其容易情绪化的将领,只要激怒他,我就有可能,打乱常茂标的节奏。”

  “为力求尽快打乱常茂标节奏,我会在两军碰撞的第一时间,尽可能专挑常茂标中,管带、队官这些将领打,朝廷新军,还有着很强烈的旧军色彩,虽然对抗尚未开始,可我有理由猜测,无论是太子卫率,还是朝廷新军,对底层排长、棚正这些低级将领的训导不足……”

  “失去了管带、队官的指挥,我有理由判断,朝廷新军中,排长、棚正无法承担起相互配合,且在战场上,做出较为恰当的战术决定。整个常茂标,必然变成一盘散沙……”

  ……

  朱元璋余光看向蓝玉、沐英等人。

  蓝玉、沐英满脸苦涩。

  无疑证明了,老四的战术安排十分合理。

  直刺朝廷新军的软肋。

  “一旦京营新军的节奏乱了,我就会下令,缠住瞿能标的兄弟,放松缠斗力度,控制节奏,不断放瞿能标,分兵救援节节败退的常茂标,这部分增援,一旦冲入常茂标的乱局中,他们的节奏,也一定会被常茂标影响……”

  ……

  “总之,此战最关键之处,就是让朝廷新军陷入混乱,越乱越好,越乱,朝廷新军的指挥调度就越发困难,我陆军第一镇,可凭借,排长、棚正这些低级将领,良好的战术应变能力,在乱中建立优势!”

  朱元璋点点头。

  老四说的很明白。

  朝廷有兵力优势。

  可老四认为,朝廷新军也有十分明显的弱点。

  就是底层排长、棚正级别将领,失去更高级将领的指导,战术应变能力不强。

  从蓝玉和沐英的表情,也已经印证了这一点。

  打乱朝廷节奏,把朝廷拉入不擅长的领域。

  而这个领域,恰恰是陆军第一镇最擅长的。

  在最擅长的领域内,对冲掉朝廷新军的兵力优势。

  不过,这种战争节奏,可不是一般人能把握的。

  别的不说。

  待常茂标彻底混乱,收缩对瞿能标的缠斗力度,不断放瞿能标力量,陆续增援常茂。

  这个过程,十分考验指挥将领的能力。

  老四既然敢提出这个战术。

  老四肯定有这个能力。

  但张武他们,有吗?

  嗒嗒嗒……

  急促脚步声打断朱元璋思绪。

  一名评判员小跑而来,抵近后,行礼汇报:“禀陛下,已经核检完毕,魏国公请示,是否马上开始对抗?”

  朱元璋听完朱棣的构想后,早已迫不及待,当即爽朗下令,“开始!”

  咚咚咚……

  战鼓声随即在阔地边缘响起。

  “第一镇加油!”

  “燕王陆军第一镇,天下第一强兵,加油!”

  ……

  外面远远围观的溧水县百姓,在战鼓声响起时,纷纷大喊,为陆军第一镇加油助威。

  百官听闻后,许多人脸色有些难堪。

  朱元璋往百姓方向看了眼,视线转移落在朱棣身上,“溧水百姓,对你,对你们陆军第一镇,也都寄予厚望啊!”

  对此,他倒并不奇怪。

  乡土村社,令老四在大明,有着很大影响力。

  百姓十分感念老四。

  而溧水,恰恰是直隶地区,十三个已经完全建成乡土村社县的,其中一个。

  再加昨天,陆军第一镇抢夺溧水成功。

  百姓今天,忽略朝廷新军,全都为陆军第一镇加油喝彩,也不难理解。

  朱棣低调笑笑。

  这个风头他不出。

  他甚至不想百姓这么搞。

  可百姓是质朴的,也看不到他的难处。

  朱元璋含笑看了眼朱棣,不在说话,视线投向阔地方向。

  ……

  徐达猛地挥舞旗帜。

  勒马转向,策马离开两军阵中。

  “杀!”

  常茂猛地高举木棍,大喊:“告诉这些新兵蛋子,真正的战争!”

  “杀!”

  两个标,四千人,喊杀声冲霄而起。

  “兄弟们,告诉这些旧军老兵,什么才是真正的新式军队!”

  张武也毫不示弱。

  王爷说过,战场相争,就要敢于亮剑!

  “杀!”

  双方人马,三个标,在无数双眼睛注视下,举着木棍,奔冲碰撞在一起。

  朱元璋、马秀英坐不住了。

  缓缓起身。

  就如朱棣所言。

  碰撞刹那,第一标孙元楚部第一营,迅速扑向瞿能。

  结阵缠住瞿能统帅的一个标。

  张武统帅的两个营,则直接摆出一个三角阵型,向常茂标阵列腹心猛打猛冲。

  摆明了,想要凿穿常茂标阵列,制造混乱。

  朱标紧盯场上动态变化,微微抿唇。

  老四说,朝廷新军,排长、棚正这些低级将领,战术应变能力不行。

  他不信!

  这些将士,都是从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中提拔起来的。

  就算训练中,中高级将领,缺乏对这些低级将领的培养和教导。

  可这些老兵,有丰富的实战经验。

  论战场敏锐判断。

  至少能和老四陆军第一镇中,这些新兵拉平吧?

  ……

  “杀!”

  常茂找上张武,大吼一声,双手持‘木铳’,满脸狰狞,猛地向张武刺出。

  张武毫不慌乱,严格按照军中拼刺术,挥舞‘木铳’格挡。

  就在张武将常茂力大无比的一刺向左侧拨开时。

  张武身后,五名紧紧跟随的将士,十分娴熟,猛地向常茂腋下、胸口、腹部各个致命地方刺去。

  常茂脸色骤变。

  格挡已经来不及了。

  猛地后退,接连撞倒己方几个将士,才堪堪停住。

  张武瞥了眼常茂,唇角笑意一闪而逝,随即带着将士们,继续往前冲。

  ……

  朱标脸色渐渐难堪。

  肉眼可见。

  随着三名管带被第一标击中胸膛要害,不甘退出战局,常茂标果真如老四猜得开始变乱。

  张武率领的第一标两个营将士,张武都没有下令指挥,竟然主动分为多个进攻箭头,不断去冲击,尚且还保持阵型的太子卫率,一队队人马。

  “来我这边!快来我这边!”

  “这里,这里需要支援!”

  ……

  蓝玉、沐英看着常茂标几名幸存的队官,率领着十几人、数十人不等,拼命大喊,想要让散乱的棚、排聚集。

  可每当大喊声响起时。

  陆军第一镇第一标总会有数个棚,不需要命令,默契扑上去。

  几名队官刚刚聚集的一点兵力,顷刻间,就被冲散扑灭。

  陆军第一镇配合十分娴熟。

  棚正战死,士兵会就近,迅速汇入其他棚中。

  总能保持五六人一组。

  遇到被杀散,落单的太子卫率将士。

  一个棚,就如狼群一般,猛地扑上去。

  两个人率先发起进攻,当太子卫率将士去格挡时。

  剩下的三人,就会趁着太子卫率将士忙于格挡,露出破绽的时机,将‘木铳’狠狠刺向太子卫率将士。

  太子卫率,久经战阵,战斗经验十分丰富,个人勇武十分强悍的老兵。

  每每都是这般,憋屈被刺中要害,退出战斗。

  “常茂标已经完了,组织不起来了!”沐英小声低语,脸色很不好看。

  从两军碰撞,到常茂标被搅成一团乱麻,前前后后,都不到一炷香时间!

  以乱打乱中。

  陆军第一镇的配合太娴熟了。

  现在,太子卫率已经完全忘记了战场配合,又回到了旧军时代,擅长且习惯的个人勇武。

  可他们现在对战的这支军队,并不是一支旧军。

  是一支,掌握了先进拼刺技术,棚与棚,排与排、队与队,配合十分娴熟。

  可随时组合,随时散开,协同作战的新式军队。

  个人勇武,在这种先进的配合作战中,毫无用处。

  蓝玉点点头,“有没有发现,相比第一营和陈家新军在巴拉望岛的战斗,此番,陆军第一镇配合度更高,并且打的更加刁钻!”

  事实证明。

  张武这群从未在大明军中,担任过高级位置的将领,被朱老四调教的很好。

  整个战局的发展,几乎都是按照朱老四的构想在进展。

  ……

  “瞿能!你在干什么!”

  瞿能听到常茂愤怒大喊,微微皱眉,略微犹豫,看了眼躲藏在后面的孙元楚。

  这小子率领一个营猛扑上来,还想第一时间‘斩杀’他。

  他不得不承认。

  燕王新军拼刺配合很好。

  可孙元楚到底太弱了。

  差点被他反杀后。

  孙元楚就老实了,放弃了拼杀他的打算。

  此刻,第一营已经被他一个标,两千多人团团围住,彻底绞杀也只是时间问题。

  可太子卫率,眼看着就要坚持不住了。

  不管太子卫率?

  拼尽全力,绞杀第一营,然后再与第一标剩下的人马做最后决战?

  这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。

  太子卫率已经彻底乱了。

  如果他派兵冲进去,被太子卫率各自为战的乱兵搅乱,就得不偿失了。

  可不派兵增援常茂。

  会不会被常茂记恨?

  太子卫率彻底输掉战争,即便他率兵击溃第一标。

  赢得最后的胜利。

  军事上是赢了,可政治上输的一干二净了!

  毕竟,他代表京营新军取得的胜利,只会衬托的太子卫率更加颜面无光!

  甚至,还会有人指责他,以牺牲太子卫率,换取自身胜利。

  ‘我该怎么办!’

  瞿能陷入挣扎纠结。

  “冲!加快进攻节奏,两千人围杀一个营,你们在干什么!”

  瞿能愤怒催令。

  他不想放弃,想试着,能不能集中优势兵力,抢在张武打垮常茂前面,打垮第一营。

  ……

  朱棡笑着低语,“瞿能着急了,老四,孙元楚第一营能不能坚持住?如果坚持住,你说,瞿能会不会分兵支援常茂?”

  朱元璋、朱标看向朱棣。

  朱棣看着被瞿能标,团团围住,不断挤压空间的孙元楚第一营,自信道:“孙元楚的第一营,整体素质十分均衡,及没有太拉胯的,也没有太拔尖的,这个营,如果是用于打冲锋、破阵,不是最优的选择,但这个营素质均衡,韧劲儿强,瞿能兵力三倍于第一营,但想要打垮这个营,恐怕也得费一点功夫。”

  众人瞬间了然。

  朱棣说的委婉。

  但大家都听明白了。

  朱棣十分看好这个营,认为这个营能撑住。

  朱棣远远看着瞿能,继续道:“至于瞿能会不会在常茂的催促下,分兵支援常茂,就看瞿能是不是一个纯粹的将领了。”

  他认为不是!

  瞿能这种出身武勋世家的二代子弟。

  即便有着优秀的军事天赋。

  从小耳濡目染政治。

  此刻,恐怕也在权衡,不支援常茂后,政治上的得失。

  历史,也证明了这一点。

  瞿能跟随李景隆进攻北平。

  一度已经攻入北平瓮城。

  拿下北平外城。

  北平城破,不过是旦夕之间。

  历史上,妙云、高炽、高煦在那一刻,生死只在旦夕间。

  可瞿能最终在李景隆的严令下,选择撤兵。

  其实,当时瞿能即便兵力不济,无法一股作战,攻克北平瓮城。

  也可占据外城,拒不退兵,迫使李景隆不得不增兵。

  李景隆也得考虑,事情闹大了。

  可惜,当时瞿能几次请求增援,不得,然后在李景隆的严令中,选择退兵。

  说到底。

  瞿能担心得罪李景隆。

  当时更多倾向于政治考量,而非军事。

  担心,即便攻破北平,被李景隆记恨,往后也没好果子吃,落得一个军事胜利,政治一败涂地的结果。

  古往今来,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。

  朱棣这番想法虽然没说出来。

  可众人全都听懂了。

  齐齐看向瞿能。

  想看看,瞿通之子瞿能,到底是个纯粹将领,还是更多考虑政治。

  ……

  “瞿能,快点增援,难道你想看着太子卫率全军覆没吗!”

  常茂率领着十几个将士,拼命应付张武数十人围攻,冲着瞿能方向威胁大喊。

  瞿能紧盯,被围中间,已经摇摇欲坠的第一营,再有两炷香……不,再给他一炷香时间,他就能打垮第一营。

  可不救太子卫率,让太子卫率全军覆没,丢尽颜面,将来……

  瞿能紧紧握拳。

  闭眼。

  又刹那睁开。

  “快!加快进攻节奏!”大喊一声,瞿能直接冲入战局中。

  他想和天下最强的军队,真正较量一番。

  至于常茂,乃至太子系的记恨,往后再说吧。

  这次和燕王新军较量的机会,太难得了,他不想放弃!

  孙元楚看着瞿能竟不顾常茂,选择全歼他这一营人马,微微愣怔,随即唇角浮现笑意,“兄弟们,坚持住!协统马上就能打垮太子卫率了!”

  张武注意到瞿能的选择后,也暗暗惊讶。

  开始加快对太子卫率的围剿。

  ……

  远处,朱棣微微愣怔,随即唇角浮现笑意又释然了。

  现在的瞿能还年轻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gi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gie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